返回

农村财产险为什么这么冷门?

2017-5-17

农业生产是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而我国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平低,农作物收成受天气变化的影响较大,每年因自然灾害导致的大面积减产都会在部分地区发生,即使有政策性的农业保险赔付,但却不足以弥补农民因灾害而受到的损失。

 

如果能够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覆盖面,将商业财产保险作为农村市场的有效补充加以推广,农民的收成将很大程度上得以稳定。

农民的收入来自于打工和种植、养殖业,而主要财产以房产、车辆以及存款为主,养老保险、社会保险等保障体系难以全部覆盖整个农村,而在财产保险方面除政策性农业保险外,其他商业性保险基本无覆盖,一旦出现意外事件就会导致农民的生活质量急剧下降,如果商业财产保险能够在农村市场加大覆盖,则农民的生活质量将得到进一步稳固,意外事件对农民生活质量的冲击将进一步降低。

农村本来是财产险需求巨大的市场,为什么农村的财产保险却显得冷冷清清,原因在哪里?

据笔者了解,大约有以下几个方面:有部分保户,受社会某些不良风气影响,对财保公司缺乏信任。认为财保公司有熟人好办事,无熟人出了险,求这个求那个,脸难看,人难找,甚至有的认为有熟人赔得足,无熟人赔不足。

财保公司的经营因受单位、企业等外部环境制约大而影响保户投保积极性。以交通事故为例:车辆外地肇事,有的强扣维修,即便保户强烈要求车辆拿回修理,当地修理厂也要强收定损费或管理费才肯放车,这些不合理收费,财保公司是不承担的。又有车辆肇事后,某些部门吊拖费用要价太高与保险规定差距太大,保户出了钱,财保公司不能全额赔付,挫伤保户投保积极性。

受中国几千年积习影响,许多人存在侥幸心理、投机心理,认为保险无作用,缺少风险意识。如家财险投保者,普遍带有投机心理,房屋尽挑老屋老舍或烂漏的保,新房子不愿保,即便投保,也只是象征性保一点,保额很低;有的承保一年无事故,次年不续保。

具体原因主要在于:

一是保险宣传不深入,力度不够。开办新险种、调整费率、保费都缺乏宣传、解释;

二是 有些险种费率调整较频繁,保户认为财保公司收费随意性很大,形成误解、抵触;

三是从业人员“告知”义务做的不够,重要事项保户疏于了解,导致出险索赔时,保险人与被保险人之间扯皮,受以往“以赔促保”带来负效应影响。

四是财保公司以前是粗放经营,以赔促保,赔款放得松,出现关系赔款等,现在工作转入精细经营,有的条款免赔大,扣的紧,保户反映大。

相关阅读:

有了社保,还需要商业保险吗?

意外险投保别盲目,按需投保才明智

互联网+”助推中国平安寿险行业起飞

平安相关保险产品介绍

人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