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香港保险真的如你所想的那么好嘛?

2017-6-20

6月16日以来,保监会针对日益增加的境内非法销售、非法代理香港保险产品的行为打击力度逐渐增大,目前该打击专项活动已经在上海、广东等10多个省市开展,截至目前,已有1家公司被注销,35个网站或微信公众号被关闭,27个网站或微信公众号采取整改措施。保监会这一行为旨在稳定内地保险市场秩序和国家外汇管理秩序,减少消费者被误导现象和维权成本,打击资产外流和黑钱清洗行为。

俗话说,苍蝇不叮无缝的蛋,有需求就有市场。内地保险品种繁多,服务齐全,同样是保险,为什么越来越多内地的人喜欢购买香港保险呢?下面平安小编给大家分析一下香港保险与内地保险的区别:

香港保险插图

1.投保年龄不同

国内保险对投保人的年龄有限制,一般接受0岁到60岁的年龄层次的人群;但是香港保险对年龄限制的政策比较宽松,他们一般可以接受0岁至70岁或75岁年龄层次的人群。

2.投保金额不同

国内保险针对成人投保大额保单限制门槛非常多,有些保险有钱并不一定有购买资格,除了对成年人限制条件更多外,未成年人保单保额只能买5万或10万人民币的保单,未成年人的死亡保险额最高不能超过50万。

但是香港保险在投保金额上限制政策较为宽松,成年人如果能够提出健康报告和财力报告,在投保金额上可以随意选择,且香港保险大额保单的非常多。针对未成年人,父母可以投保金额较高的保单,有很多父母有成功购买数十万美金保单的案例。

3.保费率不同

从安全指数和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来看,香港可以称得上全世界安全指数较高的城市之一,案件发生率非常低,位于世界前列。除了安全指数高之外,香港的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和医疗制度十分完善,因此世界很多保险公司对香港这座城市的评级非常高,因此购买保险的基础保费非常便宜。

然而中国内地与之相比就相形见绌,车祸、刑事案件、意外事故等发生率较高,且医疗制度并不是很完善,因此保费率较高。

4.重疾险保障范围不同

一般内地保险平均保障的重大疾病保障范围约30~35种,仅有少数几个保险公司的重疾保障范围能够达到40种以上的。(福享安康返还型重疾险)。

香港保险:目前市场主流商品可以包括50多到60多种重大与非重大疾病,甚至有些险种的保护范围高达90种。

5.保险理赔流程不同

内地保险出险后,赔保要求必须提交国内公安局或二级以上医院的相关证明文件,如果事故发生在海外,还要回到国内,奔走好几趟相关单位办理各种繁琐的手续。

香港保险出险后只需要提供适当的证明文件,全球理赔,不论投保人事故在全球任何角落,申请办理理赔是只需要附上申请书和相关证明文件,邮寄到保险公司就可以,不必本人亲赴香港办理理赔。

6.寿险责任免除条款不同

内地保险针对被保险人身故的原因和情形有一定的限制,比如被保险人出现被投保人故意杀害或伤害、被保险人故意犯罪或抗拒依法采取的刑事强制措施、被保险人从合同成立后2年内自杀、吸食毒品、酒驾、战争、军事冲突、武装叛乱、核爆炸等情形,保险公司不予理赔。

香港保险的被保险人在保单生效或复效后的两年内(有的规定是一年)自杀,一般会退还所交保费而不予理赔。

7.核保与理赔政策不同

内地保险:核保容易,理赔申请严格。

香港保险:秉持着“严进宽出”的原则,核保严格,理赔申请简单方便。

8.寿险不可争议条款

内地寿险无不可争议的条款,而绝大多数香港寿险保单都有不可争议条款,即保单生效或复效(以时间较后者为准)满两年以上,保险公司不对保单效力提出任何争议。


虽然香港保险相比较内地保险有很多好处,但是香港保险的弊端也有很多:

一是体制不同带来的贬值风险

港币和美元挂钩,与人民币1元兑换价,七年内从1.2元跌到0.8元,相当于本金40%的亏损。香港保险长期看,投资收益未必高。香港的大部分保险产品以港元结算,而港元又与美元直接挂钩,若美元持续贬值,将直接影响以港币结算之保单(特别是长期寿险保单)的现金价值及年收益率。投保时应注意是以港币结算还是人民币结算。

二是法律不同带来的保险纠纷

大陆人士,在香港买保险,在两地均不受法律保护,香港规定非香港居民购买的保险纠纷不予受理。例如:中国法律规定:失踪2年可宣告死亡,在香港却规定:失踪7年才能宣告死亡,如果在大陆长期生活在香港需要重新请律师准备赔付法律证明,而在香港买的保险在中国不具备避税避债功能。

三是服务缴费风险大

在香港服务不便利,办理理赔跑香港不便利,尤其是期交,要考虑每年亲自赴港缴费是否方便,托人代缴是否安全,在香港境内银行开户并签约代扣代划的成本和费用等。

四是就医的便利性和成本问题复杂

若内地人赴港买了重疾险或其他健康险后,仍在内地就医,则通常只就医于保险公司指定的签约医院才能获得赔偿。除非被保险人与指定医院相比邻,否则,异地就医的费用成本香港各保险公司的内地签约医院数量有限,目前也未做到至少一城一院的布局。

例如:某香港保险公司在中国内地指定签约医院虽有百家,但具体到广州及附近地区则只有两家。即使是同城,也有交通费用和便利性问题。相反,内地保险公司之医疗保险,通常二级及以上医院出具的医疗诊断、凭证即可作为索赔凭据了――当然,合同另有约定时按约定。由于境内外医疗判断标准存在差异,如果保险合同中对于判定标准未约定或约定不明,那么,理赔时对于“是否构成保险事故”便容易产生争议。

五是语言版本障碍

香港的官方语言采用中英双语,文本文件也有中英两种版本,而保险合同条款通常为保险人事先拟就的格式条款且其中包含有大量专业技术性词汇,因此,英文不熟练的内地投保人应慎签非中文版本的保险合同,谨防“看不懂”的保险合同中可能隐藏的拒赔陷阱。如此看来,内地人赴港买保险从投保到理赔再到争议解决,多个环节需要投保人/被保险人付出不菲的成本代价,所以须谨慎决策。

总而言之,平安小编提醒,无论是内地保险还是香港保险,都有它的优劣处,而二者如何选择,投保人要擦亮眼睛,考虑自身实际情况和两地保险的利弊,然后才能做出明智的选择。

相关阅读:

有了社保,还需要商业保险吗?

这些职业,居然保险公司都拒保?

深圳人必买的政府重疾险,一人二十九,健康保一年

平安健康保险产品相关介绍

人点赞